近日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、教育部、商務部、市場監管總局等12部門聯合印發《關于進一步加強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見》,強調健全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預防、發現、查處工作機制,依法依規從嚴查處違法違規培訓行為,不斷鞏固學科類培訓治理成果,確保“雙減”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成效。
“雙減”政策的出臺無疑給校外培訓機構戴上了“緊箍咒”,雖然明令禁止的校外補課班正在逐漸減少,但新的補課形式正在悄然襲來,打著“住家家教”“高端家政”等名義出現的校外培訓越來越受追捧,有的培訓機構稱“高端家政”相當于“生活輔導老師+體育老師+營養師+育兒師”,這儼然成了“雙減”后家長們的“香餑餑”。
不難發現,換了“馬甲”的“高端家政”實則是違規開展校外培訓的“隱形變異”行為,且暗藏諸多隱患。其一,“高端家政”費用昂貴,對于普通家庭而言可謂“壓力山大”,花大價錢將孩子的教育交給一個尚未規范且涉及違規的“新家政”,何談教育安全和教育質量;其二,在大面積叫停校外培訓的“雙減”背景下,“高端家政”是一種變相的“挑釁”,當家庭財力成為孩子“分流”的標準,不僅使“雙減”政策大打折扣,還有損法規權威與教育公平!
相關職能部門要建立應對此類問題的長效機制,加強對招聘網站、家教網等的監管,禁止發布“一對一”“眾籌私教”“家庭教師”等校外培訓招聘需求信息,禁止家政服務企業將校外培訓納入家庭服務,嚴禁任何形式的“住家家教”推介行為。同時,加大專項整治力度,根據違規培訓情況、投訴舉報情況建立違規排查重點機構和個人臺賬,強化摸排跟蹤和巡查檢查,及時入賬出賬,做好動態管理。

“雙減”的根本目的,是推動教育回歸初心、回歸本質、回歸本位。而教育是涉及學校、家庭、社會等諸多方面的復雜工程。當下,中高考“指揮棒”“唯分主義”等都直接影響了“雙減”的實際效果。從長遠角度來看,要全面促進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,扭轉“唯名校”“唯學歷”等傳統用人導向,減少種種“內卷”。同時,家長也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,減少焦慮和擔憂,合理安排孩子“空”出來的時間,促使孩子全面健康發展。
文章來源:大江時評 |